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正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着各方目光。这座年轻的科技园区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出被业界称为"崖州样本"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走进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25岁的王明正在导师指导下调试深海探测器。这位来自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研二学生,已经在这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参与实际项目半年多。"我们团队每周都要和企业的工程师开技术对接会,这种实战训练比课本知识管用多了。"王明说。这正是"崖州样本"的核心特色——把课堂搬进实验室,让科研对接产业需求。据统计,科技城内像王明这样参与实际项目的在校生已达1200余人,覆盖海洋科技、热带农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我们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围墙',实行'双导师制'。"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人才发展处负责人李娟介绍,每个学生都配有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制定。这种模式下,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8家科研机构与海南大学等高校共建了9个联合实验室,开设了17个特色专业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创新推出"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跨专业积累学分,已有300多名学生通过这一制度获得复合型能力认证。
在成果转化方面,"崖州样本"同样成效显著。三亚某生物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张建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联合培养的12名毕业生,入职后立即就能上手重点项目,省去了常规半年的适应期。数据显示,近三年崖州湾科技城培养的毕业生留琼率高达78%,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企业研发人员中,本地培养人才占比从2019年的15%提升至目前的43%。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2024年,崖州湾科技城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园区。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明表示:"'崖州样本'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深海科技、南繁育种等国家战略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一创新模式正在释放出更大能量。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新闻网 于 2025-06-19 10:37:5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