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稿】春潮涌动,海口湾畔的木棉花正艳。这个清明假期,被誉为"城市会客厅"的海口湾游人如织,来自北京的游客齐先生惊喜发现:无人扫地车与巡逻无人机默契配合,将12公里黄金岸线打理得纤尘不染。这份令人心旷神怡的洁净背后,跃动着以黄彪为首的龙马环卫团队十六载创新求变的奋斗轨迹。
从汽车工程师到"城市美容师",黄彪的转型之路充满传奇。2008年刚入职三个月,这位工科男就徒步丈量完龙华区所有街巷,手绘的《环卫设施三维分布图》至今仍是新员工培训教材。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来袭时,他首创的"人停车不停"战术创下单日清障2万吨的行业奇迹,其主导的"先疏通后清扫"救援体系更被编入《海南省防灾减灾白皮书》。
智慧环卫实验室里,黄彪向记者展示着最新成果:无人机巡检系统可智能识别0.5平方米以上的海面污染物,无人船打捞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通过部署在龙珠湾的物联网传感器,垃圾滞留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我们正构建'天眼巡航+智能分拣+云端调度'的全链条系统,让每片落叶都有数字身份证。"这位全国美丽海湾建设先进个人如是说。
创新不止于技术革新。在黄彪推动下,龙马环卫率先实施"暖阳计划",为132名困难职工建立帮扶档案,34个环卫家庭通过"金秋助学"圆了读书梦。环卫工吴其妹的孩子入学难题,在他连续72小时协调后终得解决。"要让橙色战袍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装。"黄彪说这话时,办公室墙上"全国文明单位"的奖牌正映着窗外如洗的碧海。
如今的海口湾,潮汐能垃圾分类站与光伏板环卫驿站相映成趣,5G智能保洁船在晨曦中划出优美弧线。2023年入选"全国美丽海湾"的喜讯犹在耳畔,黄彪团队又立下新目标:三年内建成环卫数字孪生系统,让每辆作业车都成为移动数据中心。正如他们在台风过后种下的那片红树林,这支创新铁军正以科技之根深植环保理念,用智慧之钥开启城市治理新篇。
夜幕降临,黄彪习惯性查看手机里的海岸线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曲线,恰似这座滨海之城跃动的生态脉搏。从"扫把+三轮"到"云平台+无人机",变的是一代环卫人的作业方式,不变的是那颗"守护碧海银滩"的初心。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纪晓岚 于 2019-10-28 16:05: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