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长寿岛”的延年之道
文/本报记者 林海声
2025年4月18日 海南讯
在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中,每十万人需拥有7.5位百岁老人。而海南岛的这一比例已远超国际标准,成为全球瞩目的“长寿岛”。截至2024年底,海南百岁老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澄迈县等地区甚至达到每10万人中38位百岁老人的密度。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着自然馈赠与人文传统的双重“长寿密码”。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27℃,湿度维持在70%-80%,既避免了极端干燥或潮湿对健康的影响,又通过充足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为骨骼健康提供保障。
空气质量:全岛森林覆盖率超62%,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5000-10000个,是内陆城市的5-10倍。三亚、海口等地PM2.5年均值媲美阿尔卑斯山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8%,被誉为“天然氧吧”。
水土资源:五指山泉水、火山岩地下水等天然弱碱性水源富含硒、钙等微量元素;澄迈等地富硒土壤种植的农作物,为居民提供“抗癌元素”硒,有效延缓器官老化。
健康饮食:原生态的“清淡哲学”
海南饮食以清蒸、白灼、水煮为主,最大限度保留食材原味。当地盛产的海鲜、热带果蔬及富硒农产品,形成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研究表明,这种饮食习惯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澄迈等地老人高血压发病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规律生活与“阳光心态”
海南老人普遍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日均户外活动超3小时。澄迈农村老人仍延续农耕传统,体力劳动与适度运动结合,维持心肺功能。更为关键的是,当地人秉持“不计较、不攀比”的生活哲学,社区互助文化浓厚,心理压力指数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学验证的长寿效应
医学跟踪显示,海南居民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病率较其他省份低30%-50%。环境医学专家指出,在海南生活一年,相当于肺部接受365次“深度清洁”,硒元素摄入量可提升抗衰老能力40%以上。
结语
从富氧空气到富硒水土,从清淡饮食到平和心态,海南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自然与人文协同作用的范本。这座“养生天堂”不仅吸引着北方老人南下越冬,更成为全球长寿研究的焦点地区。正如108岁的文昌老人符阿婆所言:“在这里呼吸、吃饭、走路,都是养生。”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政府公开报告及学术研究)
报道说明:本文综合海南生态环境厅、疾控中心及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完成,旨在呈现科学客观的长寿现象解读。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纪晓岚 于 2021-10-20 14:0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