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口要闻> 正文

海口清补凉年销三亿元 传统甜品变身城市名片

  在海口骑楼老街的巷弄里,每到傍晚时分,"邓记清补凉"店铺前总会排起长队。这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如今每天要卖出上千碗清补凉。店主邓师傅一边往碗里添加新鲜的椰肉一边介绍:"现在年轻人喜欢加冰淇淋和水果,但我们始终保留着最传统的配方。"这道由绿豆、薏米、椰奶等十余种食材组成的海南特色甜品,正从街头小吃升级为城市美食名片。

1.png

  据海口市餐饮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市清补凉专营店已达387家,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两倍。为规范行业发展,该协会去年制定了《海南清补凉制作标准》,对原料配比、卫生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企业开始尝试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的清补凉原料包已进入全国超市渠道。海口某食品公司研发的即食清补凉,通过电商平台月销超10万份,让外地消费者也能品尝到地道的海南风味。

  传统小吃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承。今年五月,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清补凉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在刚刚结束的"海南美食文化周"上,清补凉DIY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说:"自己动手调配才知道这门手艺的精妙。"与此同时,多家餐饮企业开始探索"清补凉+"模式,与奶茶、烘焙等品类进行跨界融合。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清补凉产业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这道承载着海岛记忆的甜品正在书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