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口要闻> 正文

海口少数民族银器热销:千年技艺赋能文旅新经济‌

  2025年4月16日,海南海口

  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的双重驱动‌

  近期,海口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及旅游景点内,银器销售成为一大亮点。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海南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传承的银饰锻造技艺与现代文旅产业的深度结合。苗族银饰制作需经千锤百炼,每一件作品均承载着婚嫁礼仪、身份象征等文化内涵‌。黎族匠人则将传统黎纹融入银器设计,在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舞台展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力‌。

  非遗市集与消费场景的创新‌

4.png

  海口金贸文华菜市场等地的非遗市集,成为银器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黎族手工艺者通过现场演示腰织机技艺、展示黎锦元素银饰,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此外,海南自贸港主题展、消博会等大型展会中,银器作为“海南符号”频繁亮相,推动其从传统工艺品向高端文创产品升级‌。

  经济增收与技艺传承的良性循环‌

  银器制作不仅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当地通过培育青少年非遗传承人、开发银器文创产品,激活了文化内生动力‌。海口部分银器工坊还引入“非遗+研学”模式,让游客体验锻造过程,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

  消费提示:理性选购与文化尊重并重‌

  尽管银器市场繁荣,但需警惕部分高价销售陷阱。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索要发票并核实成色‌。相关部门也通过“放心消费在海南”行动强化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展望:银器文化的国际化表达‌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推进,少数民族银器正从地方手工艺走向全球市场。专家建议,通过数字化推广、IP化设计,进一步挖掘银器在文化叙事和产业升级中的潜力‌。